20132月,是我到德國的第八個月。

 

在科隆我遭竊了,而且是在科隆火車站的星巴克,現金、相機、手機等等什麼都沒了。竊賊職業級的水準令人嘆為觀止。當時因為住宿的地方在翻修,我不想把現金放在住處,就帶在身上,反倒失竊了。那筆現金是我的急用金,金額不少。由於台灣人常被誤認中國人,很多人會被簽證官要求申請戶頭限制提領(俗稱的「鎖戶頭」),也就是每個月只能領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費用的額度,即使戶頭有再多錢,每個月還是只能用那個額度。那筆現金是我防著如果被要求要鎖戶頭,以至生活費縮減預備使用的。縱然錢總是來來去去,但以這方式消失實在令我很震驚。特別是我個性一向還蠻小心謹慎的,那陣子每天是兩手空空的去實驗室(整個後背包被偷)。

 

因為手機被竊,勢必得更換號碼,於是我讓實驗室的學長姊和指導教授(知道我手機號碼的人)知道這件事情。指導教授人很好,直接問我需不需要錢,可以直說,其中一位指導教授甚至在隔天直接拿了100歐元給我。那陣子我實在過得很糟,心情受到很大的影響,有好長一陣子每天只是睡覺,醒來就去實驗室,沒什麼吃東西,因為覺得沒什麼好在乎的了。如果以我的小心謹慎還是被偷,而且是在一個大家公認治安算不錯的國家被偷,還能在乎什麼還有什麼可以在乎?

 

當時還為了不知道是否需要重新辦護照(護照正本沒丟,但被偷的包包有我所有身分資料的掃描檔案)跑了法蘭克福的台北文化辦事處一趟,跟那裡的處長聊(他人真好。他因為任期快到了,很多事情要交接,還要打包行李等等,聽到我的事情還是親自接待我,了解狀況)。聽處長說,才知道亞洲人在歐洲其實相對來說被當成目標的機率高很多(他說他到德國的第一個禮拜就被偷了)。的確,當我東西被偷在報案時,另一個日本人也在報案!處長當時還開玩笑說:「打從申根開放之後,東歐的治安就變好了,因為大家都跑到西歐『上班』。」後來從那時到現在,除非必要,我根本不去科隆,總覺得那裡危險。報案時警察跟我說,科隆一天就會有20~30件的竊案發生,東西根本找不回來。其實杜城也不惶多讓。似乎是因我們聯邦失業率比較高的關係。

 

這是在德國的第一個冬天,很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消失在雲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